黃河三角洲地區刺參養殖水質變化特點與調控
來源:http://www.ssygc.com/ 作者:余氯檢測儀 時間:2019-08-12
摘 要:黃河三角洲地區引進刺參,證明在山東省中西部分沿海實施“東參西養”是可行的,水質變化與調控在刺參養殖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概述了黃河三角洲地區刺參養殖水質變化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提出了刺參養殖水質調控和優化措施。
關鍵詞:黃河三角洲;刺參;水質;調控
近幾年,刺參以其特有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消費群體不斷增多,促進了我國刺參養殖的發展。“東參西養”在東營、濱州、濰坊等黃河三角洲地區推廣成功后,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僅東營市2013年底刺參養殖開發面積達到1.7萬hm2 ,養殖水面1.2萬hm2 ,產量1.2萬噸。良好的水質可以減少刺參病害發生,是維持刺參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據統計表明,85%以上的養殖病害是由于水環境條件惡化引起的[1]。本文概述了黃河三角洲地區刺參養殖水質變化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初步提出了刺參養殖水質調控和優化措施,以供參考。
1 水質變化的特點和問題
1.1 刺參養殖池塘水質變化特點
1.1.1 水溫的分層 黃河三角洲地區在3月上中旬到5月上旬,氣溫和水溫逐步升高,但氣溫和水溫的回升速度不同步,氣溫回升快,水溫回升慢而有滯后現象,這樣在養參池內水的中上層和底層就形成了水溫差異,上層水受光照和氣溫的影響水溫較高,底層的水溫則偏低。經檢測,在水深1.5~2.0 m的情況下,表層與底層的水溫差為1~2 ℃[2]。溫度高的水體密度小,導致上層水一直在上層,難以和底層水通過上下對流進行交換,導致底層水成了“死水”。
1.1.2 溶解氧的分層 在養殖水體上層,由于空氣中氧的擴散作用,以及上層光線促進了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中溶解氧較多,而且不能通過水的上下對流輸送到底層。刺參活動代謝、有機物分解等都消耗氧氣,這樣就導致底層的缺氧,當表層溶解氧在5 mg/L以上時,底層水可能在3 mg/L以下。
1.1.3 鹽度的分層變化 主要發生在暴雨后,如果沒有及時排出淡水,會在海水之上形成淡水層,隔斷養殖水體與空氣交流,容易導致水體缺氧。大量雨水進入養殖水體,養殖池鹽度驟降,可能會從30‰陡降至20‰左右,甚至10‰左右,鹽度下降速度快、降幅大,超出刺參正常鹽度適應范圍,嚴重影響刺參正常生存環境。
1.1.4 水質的區位差異 養殖刺參池塘內水體流動性較差,水體中不同區位水質往往不同,在池塘死角或糞便堆積的地方水質和底質較差,水流暢通的地方水質較好,刺參移動緩慢,如果棲息地水質較差就容易發病[3]。
1.2 刺參養殖水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一定程度上水質的好壞決定了刺參養殖的成敗,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4]。
1.2.1 水質監測不到位 有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缺少重要水質指標的監測,溶解氧、水溫、鹽度等指標不能及時測量,養殖基本靠經驗,管理有很大的盲目性。
1.2.2 池塘建設不規范,不利于調控水質 有的養參池是在原有的蝦池基礎上改造而成,池底高低不平,水交換不暢,易造成換水死角和污物堆積。有的沒有排淡閘門,暴雨時不能及時排出淡水。有的排水閘懸離池底幾十厘米,使池塘底部死水難以徹底排出。
1.2.3 換水量少,換水方法不合理 有的養殖戶受設備或自然條件限制,換水量少、水位過淺,遇小潮時甚至數日不能進水,影響了水質。不少養殖戶還認為換水量越大、水位越深越好,故不分季節地一有潮汛就大排大灌,使池水過于清瘦。也會因池水環境的不穩定,增加刺參的應激反應。
1.2.4 水源受到污染 有的養殖池塘水源靠近鹽場排污口,污染物隨水源進入養參池,造成水質惡化,影響刺參生長。
2 刺參養殖水質的影響因素
2.1 水溫
水溫是對刺參養殖影響最大的環境因子之一,能夠影響刺參的攝食強度和生理活動。養成期的生長適宜水溫為5~17 ℃,最適水溫為10~15 ℃,低于5 ℃攝食量明顯減少,身體萎縮,生長緩慢。水溫高于17 ℃時攝食減少,超過20 ℃時,大個體先開始夏眠。黃河三角洲地區刺參快速生長期一般在每年4月-6月、9月-11月,池塘在12月中下旬-翌年2月上旬結冰,持續2個月左右。夏季該地區養殖水溫超過30 ℃多出現在7月下旬-8月中旬。隨著刺參生長,正常生活的適宜水溫逐漸下降。稚參生活的適宜水溫為23~27 ℃,體長1 cm以上,生長的適宜水溫為7~17 ℃[5]。
2.2 溶解氧
溶解氧是影響刺參育苗養殖水質的重要指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因子對刺參的作用,溶解氧充足,生理活動旺盛,生長發育快,抗逆能力強。在藻類繁殖旺盛時,溶解氧可呈過飽和狀態,如生物消耗量太大,水中溶解氧太少時,厭氣性細菌繁殖,產生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會影響刺參及其餌料生物的生存。試驗表明[6],稚幼參培育水體中,當溶解氧降至3.6 mg/L以下時,稚幼參開始出現缺氧反應,身體萎縮,附著能力減弱,。當溶解氧降至3.0 mg/L時,容易導致稚幼參死亡。養殖水體溶解氧維持在5.0 mg/L以上,可以減弱或降低不良因素對刺參的毒害作用,刺參活力好,抗逆能力強,生長快。
2.3 鹽度
刺參對鹽度要求比較嚴格,適宜生長范圍在28‰~34‰,對短時間的低鹽度,刺參苗種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長期處于低鹽狀態,則生長緩慢,成活率低[7]。夏季要防止大量雨水進入養參池,避免鹽度驟降,導致刺參抗病能力降低,發生病害。
2.4 石油類
石油及其煉制品在開采、煉制、運輸、使用過程中進入海洋環境會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石油污染物會干擾生物的攝食、繁殖等基本生命活動,對水生生物產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使其胚胎和幼體發育異常、生長遲緩,還會使一些動物致病。黃河三角洲沿海石油化工企業眾多,要加強水質監測,減少石油類污染對養殖生產的影響。 3 刺參養殖水質調控目標及措施
3.1 水質調控目標
刺參養殖尤其要注意以下幾個指標的調控[8]:一是水溫夏季不超過28 ℃,冬季維持在5 ℃以上;二是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即使在陰雨天底層溶氧也不應低于4 mg/L;三是適宜鹽度為27‰~35‰,汛期短時間內也不應低于22‰;四是pH 7.5~8.6;五是非離子氨(NH3-N)不超過0.02 mg/L,陰雨天底層水也應低于0.1 mg/L;六是亞硝酸鹽不超過0.1 mg/L。
3.2 水質調控的措施
3.2.1 合理換水 要根據池水水質情況決定合理的換水量。換水前首先要檢測外海水源鹽度、pH等指標,符合養殖要求才能進水。初春冰層融化后換水要慎重,暴雨過后外海水源鹽度會下降,換水也要注意。隨著水溫的升高,換水應少量多次進行,每次換水以總水體的10%~15%為宜。然后逐漸將日換水量升至20%左右。進水時最好選擇在睛天中午或下午進行。夏季高溫時,要加大池水交換量,日換水量一般控制在20~30 cm,同時保持池塘較深水位,水位應保持在1.5 m以上。
3.2.2 合理使用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能分解殘餌、糞便等有機污染物,消除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增加溶解氧,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起到改良底質、優化水質的作用。有的品種還可直接作刺參餌料,能提高刺參機體的免疫力,從而減少漁藥用量,避免了大量使用化學藥物對池水的污染。可根據水質情況不定期潑灑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海洋酵母等有益微生物,可有效防止因換水少而引發的一些疾病。
3.2.3 多雨期水質調控措施 進入多雨期,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如果預報有暴雨,應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整修活動閘板、鋪設臨時排淡管道、暫時停止排水、加深水位等。暴雨來臨時,活動閘板全部打開,將池塘內上層淡水盡快排出。雨后及時開啟增氧機,盡快消除海、淡水分層現象,確保底部水體溶解氧含量短時間內達到3 mg/L以上,防止底部缺氧。還要做好底質調節,可投放微生物制劑,如光合細菌、復合芽胞桿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改善底部環境,并及時清除池中腐敗的雜藻,減少有害細菌繁殖。
3.2.4 越冬期水質調控措施 進入冬季,刺參抵抗力下降,良好的水質條件對刺參安全越冬至關重要。黃河三角洲地區冬季池塘一般在每年12月中下旬-翌年2月上旬結冰,時間持續2個月左右[9]。除要保持高水位外,池水結冰時應及時打冰眼,清除冰面積雪,以改善池水光照條件,利于冰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冬末初春池內冰開始溶化時,要特別注意池水因上下層鹽度分層造成的池底缺氧,還要注意鹽度驟降對刺參的不利影響。此時換水要慎重,切忌大排大灌,進水時需監測海水的各種理化指標包括水溫、鹽度等,避免養參池水環境發生驟變。
參考文獻:
[1]
鄒積波,高廣斌,姜洪亮,等.分析刺參養殖發病原因、研討對策,走可持續發展之路[J].水產科學,2003,25(1):53-54
[2] 王連華,丁常義,王新軍.黃河口地區海參養殖常見問題及關鍵點控制措施[J].齊魯漁業,2014,31(1):32-34
[3] 于東祥,燕敬平,孫慧玲,等.刺參養殖水質的變化特點和調控[J].齊魯漁業,2008,25(3):1-7
[4] 王印庚,榮小軍.我國刺參養殖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疾病綜合防治技術要點[J].齊魯漁業,2004(10):25-27
[5] 隋錫林.刺參人工育苗及增養殖技術[J].水產科學,2003,22(5):13-15
[6] 張碩.不同物理環境下人工礁對刺參行為及聚集效果影響的基礎研究[D].大連:大連水產學院,2003
[7] 于東祥,孫慧玲,陳四清,等.海參健康養殖技術[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213-214
[8] 宋宗巖.池塘養殖刺參的水質管理[J].中國水產,2006(1):49-51
[9] 王連華,張立偉,郭玉萍.黃河三角洲地區海參健康養殖關鍵技術探討[J].齊魯漁業,2010,27(11):14-16
——本文由豐臨科技整理發布,內容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上海豐臨科技有限公司為你提供濁度儀(濁度計)、在線濁度儀、余氯儀、余氯分析儀、工業在線pH計、cod測定儀、pH計等多種水質檢測儀,水質分析儀,歡迎您前來選購,豐臨科技竭誠為您服務!
水質檢測分析儀
熱銷儀器
儀器知識百科
- 儀器儀表已經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完整獨立的學科
- 試析固載二氧化氯在日用化工領域中的實踐運用
- [濁度儀]水中濁度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 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運行管理和質量控制
- 東平湖濕地水質動態及其凈化功能分析
- COD采用紫外吸光法檢測的方法
- 便攜式比色計用于單波長比色測定
- COD新(快速測定法)舊(重鉻酸鉀法)方法的比較
- 濁度儀傳感器日常維護保養
- 檢測河水濁度傳感器的設計
- 怎樣測量水濁度不受水質色度的干擾
- 基于水質改善的補水人工湖優化調度研究
- 穩定性二氧化氯消毒技術在鹿泉市農村飲水中的應用
- 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 二氧化氯在自來水消毒中的應用
- 0~1000NTU臺式智能濁度儀WGZ-1000AS生產廠家
更多>>
相關儀器
相關資訊更多>>
- 生活飲用水中渾濁度指標對余氯消毒效果的影響
- 水質微量重金屬在線復合傳感器研究
- 基于水質改善的補水人工湖優化調度研究
- 余氯儀在自來水中的應用
- 超聲波污泥減量工藝
- 工業COD排放強度的技術效應分析
- [濁度儀]光纖濁度儀ZD610210在自來水廠濾后水中的應用
- 養殖過程中總會遇到氨氮檢測,那么氨氮究竟是什么呢?我們為什么要測氨氮的?
- 江河水質監測斷面優化布設方法分析
- [濁度儀]水中濁度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 醫療機構污水余氯測定方法的改進
- 余氯消毒反應動力學
- 濁度(NTU)標準溶液配置方法
- 蘑菇湖水庫水質監測管理系統設計及應用研究
- 二氧化氯消毒技術在污水處理廠上的應用
- 試論鄉鎮自來水、水處理中的二氧化氯消毒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