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和二氧化氯聯(lián)合處理對楊梅的保鮮效果
來源:http://www.ssygc.com/ 作者:余氯檢測儀 時間:2019-07-31
摘要:以楊梅(Myrica rubra)為試驗材料,探討殼聚糖和二氧化氯(ClO2)單獨處理以及聯(lián)合處理對楊梅的保鮮效果,通過測定其失重率和腐爛率來評價殼聚糖和二氧化氯各自的最佳處理濃度以及處理時間,并用正交試驗設計探索兩種保鮮劑的最佳組合配方。結果表明,二氧化氯和殼聚糖單獨作用時均能有效降低楊梅的腐爛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失重率;兩者的混合液能更有效地降低新鮮楊梅的腐爛率和鮮重損失率,與空白對照相比,失重率下降0.9個百分點,腐爛率下降31.5個百分點。正交試驗結果顯示,混合保鮮劑的最佳配比為殼聚糖濃度1.0%、二氧化氯濃度12.5 mg/L,處理時間2 min,與單一保鮮劑處理相比,腐爛率比單獨使用二氧化氯和殼聚糖分別下降16.3和23.3個百分點,表明二氧化氯和殼聚糖的聯(lián)合處理能更好地保持楊梅的感官品質并延長貨架期。
關鍵詞:楊梅(Myrica rubra);二氧化氯(ClO2);殼聚糖;保鮮
楊梅(Myrica rubra)為中國特產的亞熱帶水果,屬漿果類,組織嬌嫩,加之成熟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采摘后極易受機械損傷和微生物感染而腐爛變質,保質期很短,有“一日采收、二日變色、三日變味”之說。楊梅的采后損失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地果農的經濟收入,因此尋找經濟、高效、無公害的保鮮技術己成為楊梅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如何對楊梅采后進行科學合理的保鮮處理以延長貨架期對增加果農經濟收入和種植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二氧化氯(ClO2)和殼聚糖是近年來非常受歡迎的新型食品保鮮劑,殼聚糖是一種從甲殼類動物中提取的氨基多糖,具有安全、無毒、抑菌、可食用、易于生物降解等多種特性,在果蔬保鮮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目前殼聚糖在臍橙[2]、芒果[3]、梨[4]、蟠桃[5]和草莓[6]等水果的保鮮中均得到很好的應用。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AO)向全世界推薦的A1級廣譜、高效、安全的化學消毒劑,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性能優(yōu)良、效果很好的食品保鮮劑[7]。二氧化氯能阻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并能破壞已形成的乙烯,延緩果蔬的衰老和腐敗;同時抑制腐敗菌生成,不與脂肪酸反應,不會影響食品的品質[8]。二氧化氯在葡萄[9]、桃[10]、杏[11]、香蕉[12]、柑橘[13]、雙孢磨菇[14]、肉制品和海產品[15]等食品的保鮮中均得到很好的應用。目前有單獨使用二氧化氯或殼聚糖對楊梅保鮮處理的報道,如荀蘭等[16]研究發(fā)現楊梅采后用40 mg/kg二氧化氯進行處理,在0~5 ℃的條件下貯藏可使楊梅獲得最好的貯藏保鮮效果。王婕[17]研究發(fā)現濃度為1%的殼聚糖溶液對楊梅的保鮮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楊梅的發(fā)霉、失重、VC及總酸的降低。但是目前聯(lián)合使用二氧化氯和殼聚糖對果蔬的保鮮研究還較少,韋明肯等[18]報道聯(lián)合使用二氧化氯和殼聚糖處理櫻桃番茄,可以有效地減低腐爛率,并能較好保持櫻桃番茄的口感、品質,在其他水果貯藏保鮮上鮮見相關報道。本研究在單獨使用二氧化氯或殼聚糖對楊梅保鮮處理的基礎上,探究殼聚糖與二氧化氯聯(lián)合處理對楊梅的保鮮效果,以期為殼聚糖和二氧化氯在果蔬貯運保鮮上的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楊梅,產自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玉林市,選取色澤鮮潤、果硬、無病斑的果實進行試驗;殼聚糖(脫乙酰度85.5%,黏度200 mpa/s),購于濟南海得貝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穩(wěn)定性ClO2,購于廣東環(huán)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驗所用的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試驗主要儀器有電子天平、恒溫箱、酸堿滴定管、數顯恒溫水浴箱等。
1.2 試驗方法
1.2.1 保鮮液的配制 ①殼聚糖保鮮液。以1.0%乙酸溶液為溶劑,將不同質量的殼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制成不同濃度的殼聚糖保鮮液。②二氧化氯保鮮液。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加入檸檬酸活化后,加水稀釋而成。
1.2.2 單一保鮮劑對楊梅的保鮮試驗 ①不同濃度處理。分別配制濃度為10.0、12.5、25.0、50.0、75.0、100.0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濃度為0.5%、1.0%、1.5%、2.0%的殼聚糖,取適量的楊梅(每組10個)分別浸入以上10種溶液,浸潤2 min,以蒸餾水處理的新鮮楊梅作為空白對照組,取出風干,用保鮮袋包裝,稱取果重,記錄數據,放置在37 ℃恒溫箱內存放,每12 h檢測一次楊梅失重率和腐爛率。 ②不同時間處理。在以上試驗基礎上,分別選取最佳保鮮效果的二氧化氯和殼聚糖濃度進行時間梯度試驗。配制相應溶液(各5份),取適量楊梅浸入上述溶液,設置浸泡時間為1、2、4、8、10 min 5個時間梯度,取出風干,用蒸餾水處理代替保鮮液作為空白對照組,一并包裝于保鮮袋,放置在37 ℃恒溫箱內存放,每12 h檢測一次楊梅失重率和腐爛率。
1.2.3 兩種保鮮劑組合處理 在“1.2.2”的試驗基礎上,分別選取最佳保鮮效果的二氧化氯和殼聚糖濃度以及處理時間,以3種組合方式處理新鮮楊梅,分別為:①先浸泡于最佳濃度的殼聚糖保鮮液中,緊接著再浸泡到最佳濃度的二氧化氯保鮮液中,浸泡時間均為最佳時間,簡寫為殼聚糖-二氧化氯;②先浸泡到最佳濃度的二氧化氯溶液保鮮液中,緊接著再浸泡到最佳濃度的殼聚糖保鮮液中,浸泡時間均為最佳時間,簡寫為二氧化氯-殼聚糖;③用最佳濃度的殼聚糖和二氧化氯保鮮液混合處理,用蒸餾水代替保鮮液作為空白對照組,取出風干,裝入保鮮袋,置于37 ℃恒溫箱中貯存?zhèn)溆谩?/p>
1.2.4 正交試驗 設置殼聚糖濃度、二氧化氯濃度2個因素,每個因素4個水平的L8(42)正交試驗,以失重率和腐爛率來評定貯藏效果優(yōu)劣,對保鮮劑配方進行優(yōu)化,正交試驗設計的因素與水平見表1。按照試驗設計,將選好的楊梅浸入不同組合的保鮮液中取出,自然風干,放入保鮮袋里,然后放入37 ℃的恒溫箱中貯藏,貯藏48 h后采集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1.2.5 分析測定 失重率采用稱重法[19],失重率=(楊梅初始質量-楊梅現質量)/楊梅初始質量×100%;腐爛率采用感官評定法[20],腐爛率=(爛果數/貯藏總果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一保鮮劑對楊梅的保鮮效果
2.1.1 不同濃度二氧化氯對楊梅的保鮮效果 失重率和腐爛率是評價楊梅貯藏保鮮效果的重要指標。水果的水分損失是由蒸騰作用引起的,是貯藏過程中失重的原因之一,水分的損失不僅造成質量損失,而且直接導致水果保鮮質量的下降,水分的損失只要達到5%以上,基本上就呈萎蔫狀,失去新鮮外觀丟失商品性。從圖1可看出,用不同濃度的二氧化氯處理楊梅時,楊梅果實的失重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呈上升趨勢,經過6個不同濃度梯度處理的楊梅失重率均低于5%,12.5 mg/L二氧化氯處理楊梅的失重率始終處于最低,但是各個濃度的處理組與對照組的失重率差異不明顯,表明二氧化氯處理能降低失重率,但效果并不明顯。
果實腐爛的原因是自身組織衰老和外界致病菌侵染的結果,營養(yǎng)元素等的缺乏會促進楊梅的腐爛[21]。楊梅采摘后,對外界的不良環(huán)境抵抗力甚低,外界微生物極易侵入組織內部導致腐爛變質,二氧化氯可以顯著減少果蔬病原菌。由圖2可知,在37 ℃貯藏條件下,12.5 mg/L的二氧化氯處理組在貯藏過程中腐爛率始終最低,保存48 h后,腐爛率比對照組下降了7.5個百分點,而較高濃度二氧化氯處理楊梅,品質較差,雖然無病斑,但果實表皮柱狀突起干燥退色、果色暗紅,且腐爛率比低濃度處理要高,這可能與二氧化氯的生物活性有關,二氧化氯能與楊梅果體富含的酚類物質反應,甚至會導致楊梅的漂白傷害,嚴重破壞楊梅果質系統(tǒng)[7]。適宜濃度的二氧化氯有利于保持水果果粒顏色,低濃度短時間浸泡處理對保持水果品質有利,高濃度長時間處理反而對其品質會有害[22]。本試驗的結果與姜敏芳等[23]報道的結果相一致,其研究發(fā)現分別采用二氧化氯濃度5、10、15、20 mg/kg氣熏冷藏楊梅20 d,以濃度為15 mg/kg處理腐爛率最低,較低和較高的濃度保鮮效果均不理想。
2.1.2 不同濃度殼聚糖對楊梅的保鮮效果 由圖3和圖4可以看出,1.0%殼聚糖處理組比其余試驗組能更好地減少楊梅失重率和腐爛率,在處理48 h時的失重率和腐爛率均最低,在色澤等感官品質方面都比對照組好,果體基本能保持住鮮艷。這是因為利用殼聚糖溶液浸泡楊梅,在楊梅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有效地阻隔了楊梅果實水分的蒸發(fā)及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并且殼聚糖溶液還具有防腐殺菌的作用。
2.1.3 不同處理時間對楊梅的保鮮效果 綜合失重率和腐爛率兩個指標的結果,由圖5、圖6可知,二氧化氯的最佳處理時間為2~4 min。處理時間延長,果體腐爛率在初期較低,但整體上果實的品質大打折扣,果干、果肉柱狀突起的果色大半退去;當處理時間長達8 min時,貯藏48 h后,腐爛率反而高于對照組。處理時間延長對鮮重損失也較大,可能長時間二氧化氯處理擾亂了楊梅自身代謝,使得呼吸加劇,鮮重損失加快,可見二氧化氯處理時間過長保鮮效果不佳。
殼聚糖的最佳處理時間為2 min,處理時間影響著殼聚糖溶液附著楊梅果表皮量的多少。處理時間長則附著黏稠液較多,理論上更有助于成膜并影響成膜的厚度,但如果處理時間過長,成膜過厚,保鮮效果反而不佳,表明適宜的成膜厚度有利于楊梅保鮮,因此殼聚糖溶液處理的時間不宜過長。 2.2 兩種保鮮劑組合處理對楊梅的保鮮效果
二氧化氯和殼聚糖兩種保鮮液按先后順序或混合液作用于楊梅,結果如圖9、圖10所示。由圖9、圖10可知,混合處理對保持楊梅鮮重以及降低腐爛率方面均有效果,與對照組相比,降低了楊梅鮮重損失率和果實腐爛率,腐爛率降低尤為明顯,尤其是二氧化氯和殼聚糖的混合溶液處理,在處理48 h時,失重率下降了0.9個百分點,腐爛率下降了31.5個百分點。二氧化氯的快殺菌作用與殼聚糖的保水抑菌作用同時作用于楊梅可以獲得更為可觀的保鮮效果,具有保水抑菌的作用[24]。值得注意的是,兩種保鮮劑按先后順序依次處理的效果不如以混合溶液處理的好,這與韋明肯等[18]研究的結果不一致,其研究發(fā)現在二氧化氯浸泡之后再進行殼聚糖涂抹能更有效降低腐爛率,這可能是果蔬品種不一樣導致保鮮效果的差異性。試驗結果表明,二氧化氯和殼聚糖組合應用于楊梅保鮮時,處理工序對保鮮效果有明顯影響。
2.3 不同濃度保鮮劑的組合處理對楊梅保鮮效果的影響
為了探究兩種保鮮液的最佳組合濃度,進行了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對殼聚糖而言,3水平(即濃度為1.0%)時,失重率(k3=2.46)和腐爛率(k3=19.55)均為最低;對二氧化氯而言,也是3水平(即濃度為12.5 mg/L)時,失重率(k3=2.80)和腐爛率(k3=17.45)最低,因此根據此正交結果確定殼聚糖和二氧化氯的最佳濃度配比組合為殼聚糖濃度1.0%,二氧化氯濃度12.5 mg/L。
2.4 正交試驗結果的驗證
根據正交試驗確定的最優(yōu)配比組合做驗證試驗,保鮮48 h后對其失重率與腐爛率進行檢測,結果如圖11所示。由圖11可知,最優(yōu)配比組合保鮮液即殼聚糖濃度1.0%,二氧化氯濃度為12.5 mg/L組合處理楊梅,貯存48 h后,與單一保鮮液處理相比較,顯著減低了楊梅腐爛率,最優(yōu)配比組合處理比單獨使用二氧化氯、殼聚糖處理的腐爛率分別降低16.3和23.3個百分點,表明采用最優(yōu)配比組合保鮮楊梅可有效防止表面發(fā)生霉爛等現象。
3 結論
本試驗基于二氧化氯與殼聚糖兩種保鮮劑的特性,采取分步試驗方法探索兩種保鮮液組合處理對楊梅的保鮮效果,且試驗采用的是比較極端條件下的加速破壞法(在37 ℃恒溫下,實際生產過程中多數儲藏、運輸和銷售環(huán)境均沒有如此的長期高溫,實際的保鮮效果應該比試驗條件下的更好)[18]。試驗結果表明,12.5 mg/L二氧化氯與1.0%殼聚糖混合后處理楊梅,貯藏48 h后,能明顯抑制失重率和腐爛率,與空白對照相比,失重率下降了0.9個百分點,腐爛率下降了31.5個百分點;正交試驗結果則顯示,與單一保鮮劑處理相比,也更加凸顯出組合處理的優(yōu)勢,腐爛率比單獨使用二氧化氯和殼聚糖分別下降了16.3和23.3個百分點,能更好地保持住果色、風味、酸度等品質,延長保鮮期。
二氧化氯與殼聚糖均為無毒無害的保鮮劑,由于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日益加強,這兩種保鮮劑聯(lián)合使用應用于果蔬的保鮮將獲得更多的青睞,應用于更多的食品保鮮領域。
參考文獻:
[1] 李西進.殼聚糖涂膜對櫻桃番茄貯藏品質的影響[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50(21):4454-4455.
[2] DENG Y Y,MING J,ZENG K F.Effects of chitosan coating on disease resistance and storage quality of navel orange fruit [J]. Food science,2008,29(11):656-661.
[3] 諶素華,王維民,夏杏洲.殼聚糖涂膜保鮮對芒果保鮮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32(3):236-238.
[4] 史洪偉,劉小陽.殼聚糖涂膜對碭山酥梨保鮮效果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20):9637-9638.
[5] 劉衛(wèi)東,王 雷,王章存.殼聚糖對蟠桃保鮮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5):252-254.
[6] 康明麗,牟德華,李 艷.殼聚糖涂膜常溫保鮮草莓的試驗研究[J].食品科學,2005,26(1):84-87.
[7] 劉春峰.二氧化氯的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07.
[8] DUAN Y Q,FENG S Q,ZHAO Y M.Effect of 1-methylcyclo-propene(1-MCP) treatment on storage of peach fruit[J].Food science,2002,23(9):105-108.
[9] 傅茂潤,杜金華,譚 偉,等.ClO2對葡萄貯藏品質的影響[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5,31(4):154-157.
[10] 龔宇同,宗 文.復合型二氧化氯保鮮劑對大久保桃采后生理的影響[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4,25(9):126-128.
[11] 李 成,章文霞.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處理對杏保鮮的影響研究[J].太原科技,2007(7):82-83.
[12] 張珊珊,王文生,張子德,等.低濃度二氧化氯處理對香蕉采后生理及貯藏品質的影響[J].保鮮與加工,2008,8(2):27-30.
[13] 蔡金術.二氧化氯處理效果試驗[J].廣西熱帶農業(yè),2006(6):16-17.
[14] 郭 倩,凌霞芬.利用穩(wěn)定態(tài)二氧化氯進行雙孢菇保鮮研究[J].食用菌,1999(3):36-37.
[15] 傅茂潤,杜金華.二氧化氯在食品保鮮中的應用[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4,30(8):113-116.
[16] 荀 蘭,梅欣晨.常溫及低溫下二氧化氯對楊梅的保鮮對比研究[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1):116-120.
[17] 王 婕.殼聚糖保鮮楊梅最佳條件的研究[J].廣州化工,2014,42(3):58-59.
[18] 韋明肯,賴潔玲,鐘 武,等.殼聚糖和二氧化氯對櫻桃番茄聯(lián)合保鮮效果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2(5):80-83.
[19] 水茂興,馬國瑞,陳美慈.殼聚糖處理番茄、青椒的保鮮效果[J].浙江農業(yè)科學,2001(4):164-167.
[20] 陳幼春.食物評品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21] 王曉婭,鄧志力.鈣與果實貯藏的關系[J].北方園藝,2002(1):50.
[22] 傅茂潤.二氧化氯(ClO2)對果蔬的貯藏效果及其機理研究[D].山東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05.
[23] 姜敏芳,劉青梅,凌建剛.三種熏蒸劑對楊梅果實采后品質的影響[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2,25(5):74-79.
[24] 盛 瑋,薛建平,張愛民,等.二氧化氯在葡萄保鮮中的應用研究[J].生物學雜志,2005,4(2):44-46.
——本文由豐臨科技整理發(fā)布,內容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上海豐臨科技有限公司為你提供濁度儀(濁度計)、在線濁度儀、余氯儀、余氯分析儀、工業(yè)在線pH計、cod測定儀、pH計等多種水質檢測儀,水質分析儀,歡迎您前來選購,豐臨科技竭誠為您服務!
水質檢測分析儀
熱銷儀器
儀器知識百科
- 二氧化氯與臭氧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分析
- 燃機電廠除鹽水處理系統(tǒng)水質監(jiān)督優(yōu)化
- COD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的方法探索
- 二氧化氯是怎么治理室內裝修后空氣質量的
- 水質COD測定過程中幾個常見問題
- 儀器的售后服務大多做的不好
- 熵權集對分析法在袁河水質評價中的應用
- 壁掛式在線濁度儀是一種常用的檢測儀器
- 濁度儀(濁度計)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 動態(tài)濁度法是測定內毒含量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 溶解氧水質檢測儀器傳感器電極的校準方法
- 淺談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測定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幾點體會
- 河北省實施COD排污權交易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 水質COD測定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
- 二氧化氯消毒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 印染退漿廢水處理技術
更多>>
相關儀器
相關資訊更多>>
- 二氧化氯在工業(y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分析
- COD在線自動監(jiān)測儀測定方法對比及發(fā)展趨勢
- 影響建筑屋面防水質量的因素及建議
- 水質化驗分析中影響質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 殼聚糖去除水體濁度效果研究
- 余氯消毒反應動力學
- SBR工藝處理高COD、高氨氮煤化工工業(yè)廢水的研究
- 2018年中國水質分析儀器市場將超過5.5億美元
- [濁度儀]光纖濁度儀ZD610210在自來水廠濾后水中的應用
- 二氧化氯消毒技術在醫(yī)院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 水產養(yǎng)殖水質系列儀表
- 紅富士蘋果采后二氧化氯處理的保鮮作用
- 探究水質監(jiān)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 重鉻酸鉀―快速烘箱法測定COD與傳統(tǒng)回流法的比較優(yōu)勢
- 二氧化氯發(fā)生器在宣鋼生活水廠的應用
- 引風機入口煙道煙塵濁度儀的選型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