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濁度水中總氮含量的測定
來源:http://www.ssygc.com/ 作者:余氯檢測儀 時間:2018-12-26
摘 要:為了克服HJ636-2012水質總氮的測定法中測定高濁度水中總氮含量的不足之處,根據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硫酸肼還原、偶氮顯色反應、吸光度校正等原理,建立一種新的測定方法。對消解及后處理過程進行了一整套試驗,研究還原反應的影響因素、顯色體系穩定性及高濁度對吸光度的影響和消除。結果表明:還原反應在環境溫度36±1 ℃和堿性條件下保持50~100 min,效果比較好;顯色液放置20~120 min,吸光度無明顯變化;通過吸光度校正可以消除高濁度對吸光度的影響。該方法測定總氮的的質量線性范圍是1~10μg/25ml(相對應的樣品濃度在1/7~10/7 mg/L),相關系數r=0.9998。該方法在測定高濁度水中總氮含量時,準確度和精密度良好。
關鍵詞:總氮 消解 還原 吸光度校正
水中總氮為水中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與有機氮的總稱,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指標之一,其測定有助于評價水體被污染和自凈狀況。當地表水中氮、磷物質超標時,微生物會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長旺盛,出現富營養化狀態。在當前嚴峻的環境形勢下,水中總氮含量的測定已成為各個國家水體保護的重要項目。
目前水中總氮含量的測定已有很多成熟的方法,例如HJ636-2012《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就是當前水質監測領域使用的主要方法。但是通過大量的實際分析,發現此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分析高濁度水樣時,220 nm和275 nm處的吸光度值均異常偏大,無法準確計算出校正吸光度值,給水中總氮含量的準確測定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針對上述缺點,筆者根據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硫酸肼還原、偶氮顯色反應、吸光度校正等原理,對消解及后處理過程進行了一整套試驗,可顯著提高高濁度水中總氮含量測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1 試驗原理
水中總氮經堿性過硫酸鉀消解完全后,以硝酸鹽氮的形式存在,溶液保持堿性,在Cu2+催化的條件下經硫酸肼還原,后在鹽酸介質中與對氨基苯磺酰胺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NEDD)偶聯生成穩定的紅色化合物,20 min后于550 nm處進行分光光度測定,同時在無NEDD參與的條件下做平行樣進行吸光度校正以消除高濁度帶來的正誤差。
2 試驗部分
2.1 儀器和試劑
723N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儀器廠生產),10 mm比色皿。
HH-80電熱恒溫水浴箱(常州儀器廠)。
總氮標準溶液:稱取于105 ℃~110 ℃干燥2 h的優級純硝酸鉀0.7218 g,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標線,搖勻即可,此液ρ(TN)=100 mg/l,臨用時配制成ρ(TN)=2 mg/l的標準溶液。
消解液:稱取40.0 g過硫酸鉀溶于600 ml水中,另稱取26.0 g氫氧化鈉溶于300 ml水中,待氫氧化鈉溶液溫度冷卻至室溫后,混合兩種溶液定容至1000 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銅、鋅催化劑:準確稱取0.8 g CuSO4?5H2O和1.76 g ZnSO4?7H2O用蒸餾水稀釋至1L。
硫酸肼溶液:0.07%。
對氨基苯磺酰胺溶液:稱取對氨基苯磺酰胺2.0 g溶于60 ml濃鹽酸和80 ml水的混合液中,再加水至200 ml。
N-(1-萘基) 乙二胺鹽酸(NEDD):0.1%(純度>99%)。
以上試劑中,實驗室用水均為蒸餾水。
2.2 測定方法
2.2.1 堿性過硫酸鉀消解預處理
取7 ml樣品(或取適量樣品稀釋至7 ml)置入25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3.5 ml堿性過硫酸鉀消解液,混勻并塞緊管塞,用紗布和線繩扎緊管塞,以防彈出;將比色管置于高壓蒸汽滅菌器中,加熱至頂壓閥吹氣,關閥,繼續加熱至120 ℃開始計時,保持溫度在120 ℃~124 ℃之間30 min;自然冷卻、開閥放氣,移去外蓋,取出比色管冷卻至室溫,按住管塞將比色管中的液體顛倒混勻2~3次。
2.2.2 Cu2+催化條件下硫酸肼還原
每個比色管分別加入銅、鋅催化液和硫酸肼溶液各1 ml,混勻后于36 ℃±1 ℃水浴中放置60 min,取出。
2.2.3 顯色反應及分光光度測量
每個比色管加入對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 ml,搖勻;5 min后,加入NEDD溶液1 ml,稀釋至刻度,搖勻;20 min后于550 nm波長處,用10 mm比色皿,以水做參比,測定吸光度值;減去空白試驗吸光度,從工作曲線上查得總氮的濃度。
用7 ml蒸餾水代替樣品,按照與樣品完全相同的處理步驟進行空白試驗。
若樣品濁度較高時,需同時做一平行樣,在無NEDD參與的條件下測定吸光度值以校正濁度較高帶來的正誤差。
3 結果與討論
3.1 樣品的消解過程
堿性過硫酸鉀作為樣品消解的氧化劑,并可以使消解反應結束后溶液呈堿性。過硫酸鉀在高溫下分解產生的氧將樣品中的含氮化合物氧化成硝酸鹽,同時過硫酸鉀分解產生的H+不斷中和氫氧化鈉,1 mol過硫酸鉀分解生成2 molH+,,可以中和2 mol氫氧化鈉。至消解反應結束后,過硫酸鉀分解完畢,溶液的pH大致穩定在13左右。
3.2 還原反應的影響因素
試驗表明,還原反應進行的速度隨環境溫度提高而加快,但同時也發現當溫度超過42 ℃時,吸光度值不升反降,可能是由于亞硝酸根分解率增加所致,在環境溫度低于30 ℃時,還原率低下,在35 ℃~37 ℃條件下還原,保持50~100 min,吸光度值都保持相對穩定,還原效果比較好;試驗還表明還原反應進行的速度隨pH值升高而加快,在較低的pH值條件下還原效率低下,消解反應結束后溶液的堿性環境是適合還原反應進行的。 3.3 顯色體系的穩定性
按上述試驗方法取3.00 ml的總氮工作液測定總氮濃度,考察隨著顯色時間的延長吸光度A的數值有無變化,結果見表1。
由表1可見,將偶合反應后顯色液放置20~120 min,吸光度未有明顯變化。因此通過NEDD偶合反應顯色來測定還原后亞硝酸鹽含量是穩定可行的。
3.4 高濁度對吸光度的影響和消除
當樣品濁度較高時,需同時做平行樣,一份在標準試驗程序條件下測定吸光度值A,一份在無NEDD參與的條件下測定吸光度值AZ,在550 nm波長下,A=ATN+AZ,則ATN=A-AZ,這樣處理可以校正高濁度帶來的正誤差,提高高濁度樣品測定的準確度。
3.5 工作曲線
準確吸取2 mg/L總氮工作液0.00、0.50、1.00、2.00、3.00、4.00和5.00 ml于一系列25 ml具塞比色管中,用水稀釋至7 ml左右;按照試驗方法處理,從測得的吸光度減去空白試驗的吸光度后,繪制總氮質量對吸光度A的曲線,工作曲線的回歸方程為y=0.0578x+0.0665(其中y為吸光度,x為總氮質量),相關系數0.9998,總氮質量在1~10μg/25 ml(相對應的樣品濃度在1/7~10/7 mg/L)范圍內符合朗伯-比爾定律。
3.6 準確度和精密度
按照測定方法,分別對地表水、地下水和水利部水環境評價研究中心分發的標準樣品進行了6次平行測定,測定結果列于表2,RSD為1.8%~3.1%,水利部總氮標準樣品測定均值在可接受范圍內,結果令人滿意(如表2)。
4 結語
本文討論的測定高濁度水中總氮含量的新方法操作簡便,測定結果可靠,適用于高濁度水中總氮的分析,可在實踐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HJ636-2012,水質 總氮的測定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S].北京:環境保護部,2012.
[2] GB7493-1987,水質 亞硝酸鹽氮的測定分光光度法[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局,1987.
[3] 李寶良,李書劍.水中硝酸鹽氮的硫酸肼-N-(1-萘基)乙二胺鹽酸分光光度測定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6,23(6):557-558.
——本文由豐臨科技整理發布,內容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上海豐臨科技有限公司為你提供濁度儀(濁度計)、在線濁度儀、余氯儀、余氯分析儀、工業在線pH計、cod測定儀、pH計等多種水質檢測儀,水質分析儀,歡迎您前來選購,豐臨科技竭誠為您服務!
水質檢測分析儀
熱銷儀器
儀器知識百科
- 寶安區污水處理廠COD在線監測設備的安裝情況
- COD在環境監測中的方法探索
- 中水回用處理系統投運后COD超標問題分析與解決
- 怎樣測量水濁度不受水質色度的干擾
- 環保酵素用量對水中余氯去除率的影響
- 實用新型余氯比色計產品簡介
- COD密閉回流比色法與重鉻酸鹽法的比較
- 二氧化氯在草莓采后保鮮中的作用
- 生活飲用水中渾濁度指標對余氯消毒效果的影響
- 二氧化氯消毒劑對食用菌細菌性褐斑病病原菌的防治效果
- 怎么排除被測水樣中的濁度的影響
- 穩定性粉狀二氧化氯對肉雞生產性能和抗體水平的影響
- 運用重復深度吸管法測量了水質自動監測站內沉砂池不同時間點的濁度
- 蘑菇湖水庫水質監測管理系統設計及應用研究
- 燃機電廠除鹽水處理系統水質監督優化
- 安全自來水哪里來-臺式濁度儀為水質保駕護航
更多>>
相關儀器